關鍵詞 | 龍華區高企認定獎勵,羅湖區國家高新認定,國家高新復審,申報國家高新有哪些好處 | 面向地區 |
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需要滿足的條件
1、近三年獲得知識產權數量10-16個。(公司如果沒有申請知識產權,我們公司可以幫忙申請)
2、企業大專以上學歷人數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 10%,(對總人數沒有要求,主要看占比,這些科技人員要擁有大專以上學歷,能夠提供學歷證書。公司招聘技術人員的時候注意收集學歷證書存檔。)
3、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 2億元(含)的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額的比例不低于 4%; (公司賬面上面要設立研發費用會計科目,把研發經費在公司賬面上面顯示出來,如果公司賬面沒有做研發費用,我們公司可以做前期指導,協助公司規范賬目或者發報表給我們,我們幫忙建議研發臺賬歸集研發費用)
4、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60%
(我們前期申請專利的時候會選擇跟公司主營產品相關的專利,一般企業都能達到要求,不用做其他準備)
5、近三個會計年度營業額和凈資產要持續增長財務增長是高企的硬性條件,營業額以開票金額為準,年底前要留意營業額和凈資產情況,不滿足增值性的情況下可以提前想辦法做調整,我們可以協助,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給出調整建議,具體怎樣調整要看先公司營業額和凈資產數據)
6、企業申請認定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建議公司平時注意證書累積,多做一些資質認定或者檢測認定,證書在報高企或者補貼項目的時候都是很好的佐證材料,可以提高公司整體競爭優勢。
預計從2021年開始,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控!
計劃申報2021年國高認定的企業,
準備工作要趁早了!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新規定
預計從2021年開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控,其主要體現在:
1、認定評審科技創新事項發生時間以申報年為主。企業申報高企當年申請或轉讓的專利、認定的研發機構、簽訂的產學研合作協議等將不予采納。
2、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三表一致”。即企業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企業財務報表、研發投入專項審計報告中的企業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往年通過出具《研發費用數據不一致說明》的做法將不予認可。
3、規上工業企業享受高企政策獎勵與企業是否填報工業直報系統B203企業研發投入掛鉤。
備注:上述內容參考,具體請以相關文件為準。
溫馨提醒:
1.準備在2021年認定(復審)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提早檢查相關知識產權申請(轉讓)審批進度,提前做好完善準備完成。
2.《深圳市企業研究開發資助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到:市科技創新委會同市財政委對企業研究開發資助申請進行審核。審核要點包括:
(一)企業申報數據與統計部門一致性審核;
(二)企業申報研發費用與申報稅務部門研發費用一致性審核;
(三)企業納稅信用等級核實;
(四)企業填報國家科技統計報表規范性審核;
(五)企業誠信情況審核。
高新認定對數據一樣要求嚴格。因此,企業除了要注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三表一致”,還要注重報表的規范性。建議企業從現在開始嚴格檢查各類數據報表,避免在填報報表時出現數據不統一的現象。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鑒證了政策的合理之處,特別是自2016年后,各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速度突飛猛進。
近三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趨勢
廣東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一直是國內的。市級當以北京為首,而同樣作為城市、計劃單列市的深圳也不甘落后,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正逐年增長,全國城市二。
每年都會有更多的政策引導向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許多項目不再是無差別扶持!所以對于企業來說,、正確了解評審新規,才是!
想要在2021年申報高企的企業,在了解政策的前提下,現在就應該全面梳理企業的知識產權狀況,如果知識產權情況不達標,則應該及時的利用現有的符合申請條件的知識產權,查缺補漏、提前布局。
一、電子信息技術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三、航空航天技術
四、新材料技術
五、高技術服務業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
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一、電子信息技術(一)軟件 1、系統軟件 2、支撐軟件 3、中間件軟件 4、嵌入式軟件 5、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軟件 6、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件 7、圖形和圖像軟件 8、金融信息化軟件 9、地理信息系統 10、電子商務軟件 11、電子政務軟件 12、企業管理軟件
(二)微電子技術 1、集成電路設計技術 2、集成電路產品設計技術 3、集成電路封裝技術 4、集成電路測試技術 5、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技術 6、集成光電子器件技術
(三)計算機及網絡技術 1、計算機及終端技術 2、各類計算機外圍設備技術 3、網絡技術 4、空間信息獲取及綜合應用集成系統 5、面向行業及企業信息化的應用系統 6、傳感器網絡節點、軟件和系統
(四)通信技術 1、光傳輸技術 2、小型接入設備技術 3、無線接入技術 4、移動通信系統的配套技術 5、軟交換和VoIP系統 6、業務運營支撐管理系統 7、電信網絡增值業務應用系統
(五)廣播電視技術 1、演播室設備技術 2、交互信息處理系統 3、信息保護系統 4、數字地面電視技術 5、地面無線數字廣播電視技術 6、音視頻信息處理系統 7、光發射、接收技術 8、電臺、電視臺自動化技術 9、網絡運營綜合管理系統 10、IPTV技術 11、個人媒體信息服務平臺 *采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產項目除外。
(六)新型電子元器件 1、半導體發光技術 2、片式和集成無源元件技術 3、片式半導體器件技術 4、中機電組件技術
(七)信息安全技術 1、安全測評類 2、安全管理類 3、安全應用類 4、安全基礎類 5、網絡安全類 6、安全類
(八)智能交通技術 1、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術 2、交通基礎信息采集、處理設備及相關軟件技術 3、的公共交通管理設備和系統技術 4、車載電子設備和系統技術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一)醫藥生物技術 1、新型 2、基因工程藥物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療 4、單克隆抗體系列產品與檢測試劑 5、蛋白質/多肽/核酸類藥物 6、生物芯片 7、生物技術加工天然藥物 8、生物分離、裝置、試劑及相關檢測試劑 9、新生物技術
(二)中藥、天然藥物 1、創新藥物 2、中藥新品種的開發 3、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
(三)化學藥 1、創新藥物 2、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 3、抗腫瘤藥物 4、抗感染藥物(包括抗細菌、抗真菌、抗原蟲藥等) 5、老年病治療藥物 6、精神神經系統藥物 7、計劃生育藥物 8、重大傳染病治療藥物 9、治療代謝綜合癥的藥物 10、病用藥(Orphan Drugs)及診斷用藥 11、手性藥物和重大工藝創新的藥物及藥物中間體
(四)新劑型及制劑技術 1、緩、控、速釋制劑技術--固體、液體及復方 2、靶向給藥系統 3、給藥新技術及藥物新劑型 4、制劑新輔料
(五)醫療儀器技術、設備與醫學軟件 1、醫學影像技術 2、治療、急救及康復技術 3、電生理檢測、監護技術 4、醫學檢驗技術 5、醫學網絡環境下的軟件
(六)輕工和化工生物技術 1、生物催化技術 2、微生物發酵新技術 3、新型、工業酶制劑 4、天然產物有效成份的分離提取技術 5、生物反應及分離技術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
(七)現代農業技術 1、農林植物優良新品種與安全生產技術 2、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技術 3、重大農林植物災害與動物疫病防控技術 4、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現代儲運 5、現代農業裝備與信息化技術 6、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節水農業 7、農業生物技術
三、航空航天技術1、民用飛機技術 2、空中管制系統3、新一代民用航空運行保障系統 4、衛星通信應用系統 5、衛星導航應用服務系統
四、新材料技術(一)金屬材料 1、鋁、鎂、鈦輕合金材料深加工技術 2、金屬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產技術 3、超細及納米粉體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藝技術 4、低成本、金屬復合材料加工成型技術 5、電子元器件用金屬功能材料制造技術 6、半導體材料生產技術 7、低成本超導材料實用化技術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屬材料及應用技術 9、稀土功能材料及其應用技術 10、金屬及非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和成型技術
(二)無機非金屬材料 1、結構陶瓷強化增韌技術 2、功能陶瓷制造技術 3、人工晶體生長技術 4、功能玻璃制造技術 5、節能與環保用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制造技術
(三)高分子材料 1、高分子結構材料的制備技術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備及應用技術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技術 4、新型橡膠的合成技術及橡膠新材料 5、新型纖維材料 6、環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技術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技術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應用技術
(四)生物醫用材料 1、介入治療器具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產品 3、骨科內置物 4、口腔材料 5、組織工程用材料及產品 6、載體材料、控釋系統用材料 7、手術器械及材料
(五)、精細化學品 1、電子化學品 2、新型催化劑技術 3、新型橡塑助劑技術 4、超細功能材料技術 5、功能精細化學品
五、高技術服務業1、共性技術 2、現代物流 3、集成電路 4、 業務流程外包(BPO) 5、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技術 6、公共服務 7、技術咨詢服務 8、精密復雜模具設計 9、生物醫藥技術 10、工業設計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一)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 1、太陽能 (1)太陽能熱利用技術 (2)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 (3)太陽能熱發電技術 2、風能 (1)1.5MW以上風力發電技術 (2)風電場配套技術 3、生物質能 (1)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及發電原料預處理技術 (2)生物質固體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術 (3)生物質固體燃料燃燒技術 (4)生物質氣化和液化技術 (5)非糧生物液體燃料生產技術 (6)大中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 4、地熱能利用
(二)核能及氫能 1、核能技術 2、氫能技術
(三)新型能量轉換與儲存技術 1、新型動力電池(組)、電池(組) 2、燃料電池、熱電轉換技術
(四)節能技術 1、鋼鐵企業低熱值煤氣發電技術 2、蓄熱式燃燒技術 3、低溫余熱發電技術 4、廢棄燃氣發電技術 5、蒸汽余壓、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技術 6、輸配電系統優化技術 7、高泵熱泵技術 8、蓄冷蓄熱技術 9、能源系統管理、優化與控制技術 10、節能監測技術 11、節能量檢測與節能效果確認技術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一)水污染控制技術 1、城鎮污水處理技術 2、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3、城市和工業節水和廢水資源化技術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術 5、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術 6、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1、煤燃燒污染防治技術 2、機動車排放控制技術 3、工業可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防治技術 4、局部環境空氣質量提高與污染防治技術 5、其他重污染行業空氣污染防治技術
(三)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1、危險固體廢棄 物的處置技術 2、工業固體廢棄物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3、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技術
(四)環境監測技術 1、在線連續自動監測技術 2、應急監測技術 3、生態環境監測技術
(五)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技術
(六)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技術 1、行業污染減排和“零排放”關鍵技術 2、污水和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技術 3、清潔生產關鍵技術 4、綠色制造關鍵技術 (七)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技術 1、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礦、選礦技術 2、共、伴生礦產的分選提取技術 3、極低品位資源和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一)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系統 1、現場總線及工業以太網技術 2、可編程序控制器(PLC) 3、基于PC的控制系統 4、新一代的工業控制計算機
(二)、智能化儀器儀表 1、新型自動化儀表技術 2、面向行業的傳感器技術 3、新型傳感器技術 4、科學分析儀器、檢測儀器技術 5、制造中的測控儀器技術
(三)制造技術 1、制造系統及數控加工技術 2、機器人技術 3、激光加工技術 4、電力電子技術 5、紡織及輕工行業設備技術
————— 認證資質 —————
深圳本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