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光明區國家高新認定,羅湖區國家高新認定,寶安區國家高新認定獎勵,國家高新復審 | 面向地區 |
一、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及好處
1、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稅率,相當于在原稅率25%的基礎上降低40%;
2、獲得現金獎勵,認定國家高新寶安區獎勵30萬,深圳市獎勵5萬,合計獎勵:35萬元;
3、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享受補貼,補貼研發費用總額的10%,像公司研發人員工資、社保、公積金,研發人員差旅費,研發部門領用的材料費,研發設備折舊費,檢測認定費,技術咨詢服務費等都屬于研發費用,我們可以協助公司做歸集,幫公司申請補貼;
4、人才安居獎勵補貼,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推薦一位本公司的深圳市高層次人才申請獎勵補貼,市級補貼160萬,各區還有相應的配套補貼,合計獎勵補貼:320萬;
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資質認證,對依靠科技立身的企業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一:享受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凡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企業所得稅稅率由原來的25%降為15%,相當于在原來基礎上降低了40%,連續三年,三年期滿之后可以申請復審,復審通過繼續享受三年稅收優惠。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二:國家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憑批準文件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辦理享受國家、省、市有關優惠政策,更容易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的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將會是眾多政策性如資金扶持等的一個基本門檻??蔁o償獲得多300萬的資金支持。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三:的資質認證硬招牌
高新技術企業不僅能減免企業所得稅,無論對于何種企業都是一個難得的的資質認證,對依靠科技立身的企業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其品牌影響力僅次于好產品、中國商標、國家產品。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四: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將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科技研發管理水平,重視科技研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能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力的資質,地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產品招投標工程,都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五:促進企業科技轉型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自主創新、持續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六:提高企業市場價值
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開發能力,有利于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是企業投標時的重要條件。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七: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高新技術企業是吸引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對企業實施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重要條件,也更具有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實力,從而推動企業投入到產業化經營中去。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八:吸引市場核心人才
科技創新的核心是人才,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開發能力,這將是招攬核心人才的一大優勢。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九:改善企業辦公用地
高新技術企業可優先獲得辦公及工業用地,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同時,可獲得免費用地的機會。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十:企業上市重要條件
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利于企業上市融資,同時也是企業上市的基礎條件。
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時候,技術部分有“立項證明”的材料需要提交。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研究開發活動是指,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不包括企業對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某項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采用新的材料、裝置、產品、服務、工藝或知識等)。
一、企業研究開發項目的類型
企業研究開發項目的類型主要包括:企業自主立項、政府項目、合作項目、委托項目、產學研項目等,具體為:
1、企業自主立項項目:公司進行的對主營產品的改進、根據客戶要求對產品的改進或研發,并終達到客戶要求的技術研發活動;為公司主要技術工藝提升、設備改進且終達到了工藝提升、流程可控及設備改進而進行的研發活動;
2、政府項目:申請政府科技計劃項目獲得審批立項的項目;
3、合作項目:企業為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等,與其他單位產生合作的項目;
4、委托項目:企業委托其他單位為本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等而形成的項目;
5、產學研項目: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同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形成的項目。
二、企業研究開發項目的證明材料
根據項目類型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立項證明材料:
1、企業自主立項項目:
①立項申請書:立項申請書應從項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內容和創新點、組織實施方式、起始時間及預計進度、經費預算、參與人員情況、預期成果、組織實施方式等方面進行撰寫。
這部分提供的證明材料應包括:項目的立項申請書、立項審批決議表。
②項目中期檢查:針對一些項目周期較長的研發項目,可以提供項目中期檢查報告,中期報告主要從項目的進展情況、階段性成果、后期工作安排等方面撰寫。
這部分提供的證明材料包括:項目的中期檢查報告、審批意見書、階段性成果證明材料。
③項目結題證明材料:項目結題證明材料應從項目的實施成果、經費的使用情況等方面進行撰寫,并附成果證明,如樣機照片、專利證書、論文發表情況、檢測報告等。
這部分提供的證明材料包括:結題報告、項目結題決議以及其他證明文件。
2、政府項目、合作項目、委托開發項目等應提供:立項批文、資助資金撥付文件、驗收意見表、驗收報告、合作協議、產學研合作協議、委托開發合同等;
3、其他證明材料:加計扣除鑒定文件、研發項目領料單、立項查新報告等。
三、對研發項目的判定
1、行業標準判斷法:若國家有關部門、全國(世界)性行業協會等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提供了測定科技“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技術、產品(服務)、工藝”等技術參數(標準),則優先按此參數(標準)來判斷企業所進行項目是否為研究開發活動。
2、判斷法:獲得新知識、創造性運用新知識以及技術的實質改進,應當是取得被同行業認可的、有價值的創新成果,對本地區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具有推動作用。
3、目標或結果判定法:了解研發活動的目的、創新性、投入資源(預算),以及是否取得了終成果或中間成果(如專利等知識產權或其他形式的科技成果)。
四、其他應說明的問題
1、項目的確定要考慮與企業所選技術領域的契合度;
2、項目的主題內容應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對研究開發活動的界定;
3、企業研究開發項目被否定,相應項目的研究開發投入將從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中扣除,直接影響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及其比例。
一、電子信息技術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三、航空航天技術
四、新材料技術
五、高技術服務業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
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一、電子信息技術(一)軟件 1、系統軟件 2、支撐軟件 3、中間件軟件 4、嵌入式軟件 5、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軟件 6、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件 7、圖形和圖像軟件 8、金融信息化軟件 9、地理信息系統 10、電子商務軟件 11、電子政務軟件 12、企業管理軟件
(二)微電子技術 1、集成電路設計技術 2、集成電路產品設計技術 3、集成電路封裝技術 4、集成電路測試技術 5、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技術 6、集成光電子器件技術
(三)計算機及網絡技術 1、計算機及終端技術 2、各類計算機外圍設備技術 3、網絡技術 4、空間信息獲取及綜合應用集成系統 5、面向行業及企業信息化的應用系統 6、傳感器網絡節點、軟件和系統
(四)通信技術 1、光傳輸技術 2、小型接入設備技術 3、無線接入技術 4、移動通信系統的配套技術 5、軟交換和VoIP系統 6、業務運營支撐管理系統 7、電信網絡增值業務應用系統
(五)廣播電視技術 1、演播室設備技術 2、交互信息處理系統 3、信息保護系統 4、數字地面電視技術 5、地面無線數字廣播電視技術 6、專業音視頻信息處理系統 7、光發射、接收技術 8、電臺、電視臺自動化技術 9、網絡運營綜合管理系統 10、IPTV技術 11、高端個人媒體信息服務平臺 *采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產項目除外。
(六)新型電子元器件 1、半導體發光技術 2、片式和集成無源元件技術 3、片式半導體器件技術 4、中機電組件技術
(七)信息安全技術 1、安全測評類 2、安全管理類 3、安全應用類 4、安全基礎類 5、網絡安全類 6、安全類
(八)智能交通技術 1、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術 2、交通基礎信息采集、處理設備及相關軟件技術 3、的公共交通管理設備和系統技術 4、車載電子設備和系統技術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一)醫藥生物技術 1、新型疫苗 2、基因工程藥物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療 4、單克隆抗體系列產品與檢測試劑 5、蛋白質/多肽/核酸類藥物 6、生物芯片 7、生物技術加工天然藥物 8、生物分離、裝置、試劑及相關檢測試劑 9、新生物技術
(二)中藥、天然藥物 1、創新藥物 2、中藥新品種的開發 3、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
(三)化學藥 1、創新藥物 2、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 3、抗腫瘤藥物 4、抗感染藥物(包括抗細菌、抗真菌、抗原蟲藥等) 5、老年病治療藥物 6、精神神經系統藥物 7、計劃生育藥物 8、重大傳染病治療藥物 9、治療代謝綜合癥的藥物 10、罕見病用藥(Orphan Drugs)及診斷用藥 11、手性藥物和重大工藝創新的藥物及藥物中間體
(四)新劑型及制劑技術 1、緩、控、速釋制劑技術--固體、液體及復方 2、靶向給藥系統 3、給藥新技術及藥物新劑型 4、制劑新輔料
(五)醫療儀器技術、設備與醫學軟件 1、醫學影像技術 2、治療、急救及康復技術 3、電生理檢測、監護技術 4、醫學檢驗技術 5、醫學網絡環境下的軟件
(六)輕工和化工生物技術 1、生物催化技術 2、微生物發酵新技術 3、新型、工業酶制劑 4、天然產物有效成份的分離提取技術 5、生物反應及分離技術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
(七)現代農業技術 1、農林植物優良新品種與優質安全生產技術 2、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技術 3、重大農林植物災害與動物疫病防控技術 4、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現代儲運 5、現代農業裝備與信息化技術 6、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節水農業 7、農業生物技術
三、航空航天技術1、民用飛機技術 2、空中管制系統3、新一代民用航空運行保障系統 4、衛星通信應用系統 5、衛星導航應用服務系統
四、新材料技術(一)金屬材料 1、鋁、鎂、鈦輕合金材料深加工技術 2、高性能金屬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產技術 3、超細及納米粉體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藝技術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屬復合材料加工成型技術 5、電子元器件用金屬功能材料制造技術 6、半導體材料生產技術 7、低成本超導材料實用化技術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屬材料及應用技術 9、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應用技術 10、金屬及非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和成型技術
(二)無機非金屬材料 1、高性能結構陶瓷強化增韌技術 2、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技術 3、人工晶體生長技術 4、功能玻璃制造技術 5、節能與環保用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制造技術
(三)高分子材料 1、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材料的制備技術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備及應用技術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術 4、新型橡膠的合成技術及橡膠新材料 5、新型纖維材料 6、環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技術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技術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應用技術
(四)生物醫用材料 1、介入治療器具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產品 3、骨科內置物 4、口腔材料 5、組織工程用材料及產品 6、載體材料、控釋系統用材料 7、手術器械及材料
(五)、精細化學品 1、電子化學品 2、新型催化劑技術 3、新型橡塑助劑技術 4、超細功能材料技術 5、功能精細化學品
五、高技術服務業1、共性技術 2、現代物流 3、集成電路 4、 業務流程外包(BPO) 5、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技術 6、公共服務 7、技術咨詢服務 8、精密復雜模具設計 9、生物醫藥技術 10、工業設計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一)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 1、太陽能 (1)太陽能熱利用技術 (2)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 (3)太陽能熱發電技術 2、風能 (1)1.5MW以上風力發電技術 (2)風電場配套技術 3、生物質能 (1)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及發電原料預處理技術 (2)生物質固體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術 (3)生物質固體燃料燃燒技術 (4)生物質氣化和液化技術 (5)非糧生物液體燃料生產技術 (6)大中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 4、地熱能利用
(二)核能及氫能 1、核能技術 2、氫能技術
(三)新型能量轉換與儲存技術 1、新型動力電池(組)、高性能電池(組) 2、燃料電池、熱電轉換技術
(四)節能技術 1、鋼鐵企業低熱值煤氣發電技術 2、蓄熱式燃燒技術 3、低溫余熱發電技術 4、廢棄燃氣發電技術 5、蒸汽余壓、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技術 6、輸配電系統優化技術 7、高泵熱泵技術 8、蓄冷蓄熱技術 9、能源系統管理、優化與控制技術 10、節能監測技術 11、節能量檢測與節能效果確認技術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一)水污染控制技術 1、城鎮污水處理技術 2、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3、城市和工業節水和廢水資源化技術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術 5、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術 6、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1、煤燃燒污染防治技術 2、機動車排放控制技術 3、工業可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防治技術 4、局部環境空氣質量提高與污染防治技術 5、其他重污染行業空氣污染防治技術
(三)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1、危險固體廢棄 物的處置技術 2、工業固體廢棄物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3、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技術
(四)環境監測技術 1、在線連續自動監測技術 2、應急監測技術 3、生態環境監測技術
(五)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技術
(六)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技術 1、行業污染減排和“零排放”關鍵技術 2、污水和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技術 3、清潔生產關鍵技術 4、綠色制造關鍵技術 (七)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技術 1、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礦、選礦技術 2、共、伴生礦產的分選提取技術 3、極低品位資源和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一)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系統 1、現場總線及工業以太網技術 2、可編程序控制器(PLC) 3、基于PC的控制系統 4、新一代的工業控制計算機
(二)高性能、智能化儀器儀表 1、新型自動化儀表技術 2、面向行業的傳感器技術 3、新型傳感器技術 4、科學分析儀器、檢測儀器技術 5、制造中的測控儀器技術
(三)制造技術 1、制造系統及數控加工技術 2、機器人技術 3、激光加工技術 4、電力電子技術 5、紡織及輕工行業設備技術
高新技術企業評分標準
企業創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均按整數打分,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四項指標分值結構詳見下表:
1.知識產權(≤30分)
由技術對企業申報的知識產權是否符合《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要求,進行定性與定量結合的評價。
(1)技術的程度
A.高(7-8分)
B.較高(5-6分)
C.一般(3-4分)
D.較低(1-2分)
E.無(0分)
(2)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
A.強(7-8分)
B.較強(5-6分)
C.一般(3-4分)
D.較弱(1-2分)
E.無(0分)
(3)知識產權數量
A.1項及以上(Ⅰ類)(7-8分)
B.5項及以上(Ⅱ類)(5-6分)
C.3~4項(Ⅱ類)(3-4分)
D.1~2項(Ⅱ類)(1-2分)
E.0項(0分)
(4)知識產權獲得方式
A.有自主研發(1-6分)
B.僅有受讓、受贈和并購等(1-3分)
(5)企業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范的情況(此項為加分項,加分后“知識產權”總分不超過30分。相關標準、方法和規范須經國家有關部門認證認可。)
A.是(1-2分)
B.否(0分)
2.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A.轉化能力強,≥5項(25-30分)
B.轉化能力較強,≥4項(19-24分)
C.轉化能力一般,≥3項(13-18分)
D.轉化能力較弱,≥2項(7-12分)
E.轉化能力弱,≥1項(1-6分)
F.轉化能力無,0項(0分)
3.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
由技術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組織管理的總體情況,結合以下幾項評價,進行綜合打分。
(1)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6分)
(2)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6分)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4分)
(4)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4分)
4.企業成長性(≤20分)
由財務選取企業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對企業成長性進行評價。企業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計算方法如下:
(1)凈資產增長率
凈資產增長率=1/2(第二年末凈資產÷年末凈資產+第三年末凈資產÷第二年末凈資產)-1
凈資產=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應以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會計報表期末數為準。
(2)銷售收入增長率
銷售收入增長率=1/2(第二年銷售收入÷年銷售收入+第三年銷售收入÷第二年銷售收入)-1
企業凈資產增長率或銷售收入增長率為負的,按0分計算。年末凈資產或銷售收入為0的,按后兩年計算;第二年末凈資產或銷售收入為0的,按0分計算。
以上兩個指標分別對照下表評價檔次(ABCDEF)得出分值,兩項得分相加計算出企業成長性指標綜合得分。
A.增長率≥35%(9-10分)
B.增長率≥25%(7-8分)
C.增長率≥15%(5-6分)
D.增長率≥5%(3-4分)
E.增長率≥0(1-2分)
F.增長率≤0(0分)
企業申請高新認定面臨的困擾
①企業的產品是否屬于國家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②企業的核心知識產權數量不夠怎么辦?
③企業研發流程及立項報告不會撰寫怎么辦?
④企業科研技術人員不達標怎么辦?
⑤企業的財務數據不符合認定要求怎么辦?
高新認定我們的優勢
十年行業經驗,通過率遙遙!
選擇我們的5大優勢
①成功率高(高新通過率行業內遙遙,已經通過了13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②專業團隊(至少5年以上行業經驗,材料編寫高要求、高標準,內部預審)
③一對一服務(VIP專業、駐點式、服務)
④省時省力(流程清晰,每一個細節都是規范式作業)
⑤終身服務(后續項目免費輔導,不錯失每一個資助的機會)
2021年深圳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材料,2021年國家高新認證申報材料文件
(一)登錄深圳市科技業務管理系統在線填報申請書,提供通過該系統打印的申請書紙質文件;
(二)科技成果轉化、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等相關材料復印件;
(三)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知識產權證書及反映技術水平的證明材料、參與制定標準情況等,知識產權權屬人應為申請企業)、科研項目立項證明(已驗收或結題項目需附驗收或結題報告)、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與轉化形式、應用成效的逐項說明)、研究開發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復印件;
(四)經具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并報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且封面含有防偽標識的,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原件(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五)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人數、人員學歷結構、科技人員名單及其工作崗位等;
(六)符合條件的中介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或稅務師事務所)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原件。
(七)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及附表復印件;
(八)上年度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相關的代表性的銷售合同與發票復印件。
(九)企業承諾書。(樣本可在申報系統下載)
————— 認證資質 —————
深圳本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熱銷信息